最近,如果你關注智能汽車圈,可能已經注意到了華為乾崑在廣州搞的那場生態大會。這場以“乾崑生態 共赴熱愛”為主題的活動,不光曬出了一堆硬核數據,還亮出了不少智能出行的黑科技,讓人忍不住想細品一番。

截至2025年10月底,華為乾崑智駕的累計輔助駕駛里程已經沖到了58.1億公里,車位到車位的累計執行次數超過2000萬次,輔助泊車也干到了3.5億次,月活躍用戶比例高達95.2%。這幾項數字在國內市場基本是坐穩了頭把交椅,說明越來越多車主在日常出行中,已經習慣依賴這套系統來幫忙搞定路上的各種狀況。

在技術升級方面,華為乾崑智駕增強版ADS Pro搭載了艙內激光Limera傳感器,這次把領航輔助NCA功能從高速場景直接拓展到了高速加城區全覆蓋,這意味著以后在城市復雜路況下,系統也能接手更多駕駛任務。而乾崑智駕超階版ADS Max則繼續強化安全層面,新增了防御性駕駛和動物識別這類功能,盡可能提前預判風險,減少意外發生。目前,多款搭載乾崑智駕的車型已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啟動高速L3級別內測,華為也正聯合生態伙伴一起,圍繞停車繳費、自動充電和洗車養車這些場景,試圖打造一個“10分鐘乾崑生態圈”。

鴻蒙座艙這邊也沒閑著,總用戶數已經突破130萬,隨著混合大模型MoLA架構的持續迭代,它正式邁入了所謂“智能座艙L3”的時代。最直觀的進化體現在智慧語音上,它不再只是被動響應指令,而是能主動提出建議,甚至調用工具完成點外賣或支付這類操作,交互體驗越來越貼近真人助理。此外,鴻蒙座艙還整合了南北向的硬件與應用能力,把影音、娛樂和辦公這些服務全都融進座艙里,配合HUAWEI SOUND打造的空間音專區,讓人坐在車里就能有身臨其境的視聽感受。

為了把智駕和座艙體驗串聯起來,華為乾崑APP也正式上線了。這個官方應用整合了社區、探索、ADS、展廳、愛車和商城幾大模塊,用戶不僅能在上面反饋用車體驗、獲取專業答復,還可以發起“心愿單”,有機會把創意需求變成真實的出行功能。后續,停車、充電、洗車這類生態服務也會陸續接入APP,讓它成為車主和乾崑生態互動的主要入口。

生態圈的擴容離不開伙伴的支持,目前已有14家車企的33款量產車搭載了乾崑智駕或鴻蒙座艙,單月銷量最高突破10萬臺,智駕總用戶數超過100萬。這次大會上,華為和東風集團合作的“奕境”、與廣汽集團合作的“啟境”兩個新品牌也正式亮相,相關車型預計2026年推向市場,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整場發布會聚集了50多家生態伙伴代表,大家的目標很一致:一起把車從單純的出行工具,升級成能覆蓋全場景的智能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