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豐田汽車,正在進行品牌色彩的重新調和。
六十載春秋,一甲子輪回。
去年,豐田迎來了進入中國市場的第60個年頭;今年,豐田旗下豪華品牌雷克薩斯亦邁入在華發展第20周年的關鍵節點。
兩個沉甸甸的時間坐標,不僅銘刻了豐田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品牌之一的漫長足跡,更標志著豐田在華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啟。
站在這個承前啟后的歷史節點,豐田以“全勤生”身份第八次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展臺主題已從最初的“未來移動社會”,轉變為“立全球更中國”。
這不僅是口號的變化,更是其在中國市場戰略重心的徹底轉向。
01
深耕中國市場60余年,擁有超2500萬用戶,如今豐田正經歷其入華以來最大的一場變革。
從技術輸出者,轉變為本土化參與者,甚至是中國智慧的汲取者。
這場變革,不僅關乎產品與技術,更關乎其品牌色彩的重新調和。
“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上世紀響徹中國大地的廣告語,曾為豐田在中國刻下可靠、經濟的鮮明底色,60多年未曾褪去,反而在其堅持長期主義下,愈發厚重。
在《汽車K線》看來,正是依靠厚重的品牌底色,讓豐田汽車面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復雜且重要市場時,從容完成“全球車輸入中國”到“立全球更中國”的戰略深化。
這絕非短期戰術調整,而是豐田汽車將中國業務定位為驅動全球轉型核心的長期承諾;甚至不排除未來演化為“立中國更全球”的發展戰略。過去5年乃至未來,全球汽車發展,看中國。
02
因此,豐田汽車的長期主義,在于本土化策略的不斷深入。這絕不是表面功夫。
通過建立以中國首席工程師(RCE)為核心的研發體制,豐田將產品“決定權”交于中國,從研發源頭確保產品與中國用戶需求深度契合。
不僅如此,豐田與本土供應商展開深度合作,這并非只是為應對中國汽車市場價格戰、控制成本的權宜之計。
《汽車K線》認為,更深層次看,這是豐田在中國建立起高效且富有韌性供應鏈體系的戰略之舉。放眼全球,有且只有中國擁有所有工業門類生產制造能力。
另一層面,更在于豐田超越一般商業價值的追求,為中國繪出一抹暖色。
作為全球銷量和盈利規模最大的上市車企,豐田在中國的公益事業,其實早于其汽車業務的大規模開展,且已在“人才、環保、交通、福祉”四大板塊持續投入。
例如:與清華大學成立聯合研究院,在河北隆化開展可持續發展鄉村項目,以及“無礙更有愛”福祉公益項目……清晰地勾勒出豐田“BestinTown”(做當地最好的企業公民)的企業責任感。
—延伸閱讀—
重新定義豐田汽車
中國豐田真把“本地化”玩明白了!
03
不少人在說,包括豐田在內的外資品牌,已被如今崛起的中國品牌壓迫得快要無法呼吸。
但不應忽視的是,站在60年甚至更長時間跨度上,審視中國汽車市場近5年的巨大變革,豐田必須權衡更多。畢竟這不是一家靠玩資本圈錢的公司。
因此,豐田“Multi-Pathway”(多路徑新能源技術),看似保守,實則是基于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基礎設施與用戶需求的多元化,所做出的理性選擇。
雷克薩斯(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便具象征意義。這個進口豪華車市場的銷量NO.1落子上海后,成為豐田“立全球更中國”戰略的重要支點之一。
當然,豐田汽車沒有Allin純電,而是在發力純電產品同時,也同步推進氫燃料電池技術的開發等多元路徑。
04
中國“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將氫能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方向,這一政策信號無疑將為行業注入強勁動能,也能窺見豐田汽車的戰略前瞻性!
本屆進博會豐田展臺,豐田聯合中國重汽開發的49t氫燃料電池牽引車就頗為吸引眼球。據了解,該車型目前已在山東、湖北等地投入到干線物流市場化、常態化運營。
而且針對商用車物流場景,豐田計劃于2026年初開展“可更換式儲氫系統”實證試驗。屆時,“換氫模式”的商業化落地將邁出關鍵一步。
不僅如此,本屆進博會,豐田與中國五礦共同研發的Sweep能量柜i-eSCube迎來全球首發。該產品可通過疊加能量柜,來靈活應對不同能源需求的場景,預計將于2026年下半年發售。
值得關注的是,豐田與本土科技企業小馬智行合作推出的量產版L4級無人駕駛鉑智4XRobotaxi也首次亮相。
《汽車K線》了解到,這款車即將明年在國內一線城市投放千臺,展現豐田在智能出行領域扎根中國的決心。
“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豐田的多路徑新能源技術解決方案,就如同這句資本市場無人不知的投資箴言。
在當下充滿不確定性的汽車產業變革中,顯現出一種審慎的智慧。
05
前不久,豐田社長佐藤恒治在2025東京車展上,用“TOYOU”詮釋了豐田新的造車哲學。
這個詞,精準地概括了豐田品牌光色的“普世價值”內核:不只是對“所有人”的泛泛而談,而是對每一個獨特且鮮活的“你”的精準關懷。
“TOYOU”的溫情,在福祉車上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
豐田福祉車不僅解決了特定群體的出行痛點,更悄然帶動了整個中國汽車產業對社會老齡化和行動不便人群出行需求的關注。
埃爾法福祉版、RAV4榮放(福祉試作版),以及Webwalk康復機器人,這些產品已超越商業范疇。它讓行業看到,汽車的價值不只有速度和效率,還有尊嚴與自由。
“TOYOU”的激情,則由GR品牌點燃。
拉力賽場上所向披靡的全新進化版GRYARIS,以其“純血性能”和“FUNTODRIVE”理念,為豐田品牌注入了無限的激情與活力。
在電動化、智能化之外,駕駛的本真樂趣依然是汽車不可或缺的靈魂。
這束絢爛的光色,牢牢抓住了那些追求個性表達與駕駛快感的用戶,回應了每一個渴望駕馭的“你”的內心呼喚。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一束束璀璨光色,將點亮所有人的移動出行。在過去,豐田可以被形容為“標準色的提供者”;今天,豐田正努力成為“定制色的調和者”。
06
豐田在華60余年的這場變革,其意義遠不止一家企業的自我進化。
首先,它為中國汽車產業提供了一個“深度本土化”的范本。
豐田證明,跨國公司真正的本土化,不是簡單的生產本地化或配置調整,而是研發、決策和供應鏈的全面下沉。這種模式,正在倒逼所有外資品牌重新審視其在華戰略。
其次,豐田的“多路徑新能源技術”和“長期主義”,在當下略顯浮躁的中國汽車市場中,足以扮演“壓艙石”的角色。
當行業熱衷于“顛覆式創新”和“流量戰爭”時,豐田依然強調安全、品質、可靠性與技術的務實推進。
它的存在,促使行業在狂奔中不忘思考:汽車的價值和底線究竟是什么?是暫時的炫技,還是穿越周期的可靠與責任?
最后,豐田在福祉車、氫能源等領域的堅持,拓展了汽車產業的社會價值。它讓整個行業看到,汽車企業不僅可以追逐銷量的增長,更可以成為解決社會性問題、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積極力量。
進入中國60余年,豐田對自己進行了最大的變革,但從表象來看似乎并沒有什么。
靜水流深。
60余年,對一家企業而言,已是漫長歲月;但對一個品牌色彩的塑造,卻還遠遠不夠。
今天的豐田,已遠非“可靠”、“經濟”兩種色彩可以概括,依靠長期主義的厚重底色,其有能力繪制出更加多彩的色譜,點亮未來的移動出行;而中國市場,也必將繼續成為其中最重要的一抹色彩。